血糖太高怎麼辦?營養師解析高血糖原因、症狀以及五個改善方法!

*本文僅彙整國內外機構與文獻資料,說明營養素與機能成分之相關研究,不代表任何產品功效與醫療建議。健康管理仍應以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與適當運動為基礎,若有特殊情況請諮詢專業醫事人員。
血糖太高代表什麼?先搞懂「高血糖」的定義!
高血糖的定義通常為空腹血糖水平超過100mg/dl,或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超過140mg/dl。
正常來說,葡萄糖是身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,該進到細胞裡被拿去當燃料,而不是一直漂在血液裡。當血糖長期偏高,代表糖進不去細胞,被卡在血液裡。這時就容易出現飯後容易累、想睡、心情不穩、易餓、易胖。
更麻煩的是,高血糖會一點一滴傷害血管和神經,包括:
1. 血管硬化、心血管疾病
2. 腎臟負擔加重,導致腎病變、糖尿病
3. 視網膜病變、失明風險增加
4. 神經病變:手腳麻木、刺痛、感覺遲鈍
5. 免疫力下降、傷口不易癒合
6. 脂肪堆積、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
所以,就算醫師還沒正式說你是糖尿病,只要血糖偏高,都不適合「先放著不管」。
血糖高的三大主因:不單純是「糖吃多」了!
很多人以為血糖高就是「吃太甜」,但實際上,真正的關鍵是——身體處理糖的能力變差了。這背後的主角,就是調控血糖的荷爾蒙:胰島素。
胰島素阻抗:細胞「聽不懂指令」了
胰島素阻抗指的是細胞變得「聽不太懂胰島素的指令」。原本胰島素是開門的鑰匙,能把糖送進細胞當能源,但現在門不好開了,糖進不去,就堆在血液裡。胰臟只好一直做出更多胰島素,久了會累壞,血糖也會愈來愈難控制。
胰島素分泌不足:胰臟「做不出那麼多鑰匙」
另一種常見狀況是,胰臟做胰島素的 β 細胞,被長期高血糖、高負荷搞到受傷,做不出足夠的胰島素。
這時就算細胞願意開門,也沒有足夠的「鑰匙」去開,血糖一樣會居高不下。這種情況常見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身上。
生活型態失衡:現代人的隱形殺手
當生活型態失衡時,也會讓血糖變得難控制。像是久坐、少運動、常熬夜、壓力大,加上精緻澱粉和含糖飲料吃太多,都會讓胰島素變得不好用。特別是腹部肥胖和脂肪肝,更會讓身體對胰島素愈來愈遲鈍,讓血糖更容易失控。
簡單來說, 血糖高不單純是「糖吃太多」,而是『胰島素不好用(阻抗)+胰島素不夠用(分泌不足)』。因此,要穩定血糖,就要想辦法讓身體重新「聽得懂」胰島素。

飲食與生活怎麼調整?讓血糖慢慢回穩
控制血糖不是要你「從此戒掉所有澱粉、糖」,而是學會讓糖慢慢進來、被好好利用,不要一次灌爆身體。以下幾個方向是最實用、一般人也做得到的:
1️⃣ 選對澱粉:偏向「低 GI」與「原型食物」
控制血糖時,最重要的一步是選對澱粉,盡量以低 GI、接近原型的食物為主,例如把白飯、白麵、糕點,改成糙米、燕麥、藜麥、山藥、地瓜或全穀類;平常零食以少量堅果或原型水果會更好。
吃飯時,只要讓蔬菜占盤子的一半、把飯量稍微減少,餐後血糖就不會一下子衝太高。另外,調整進食順序也有幫助,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質,最後再吃澱粉,能讓血糖上升得更平穩。
2️⃣ 碳水「分散吃」,不要一餐爆量
在澱粉攝取上,不是完全不吃,而是避免「一餐吃爆、一餐不吃」的極端模式。很多人早上不吃、午餐隨便,晚餐才大吃一頓,血糖最容易因此大幅波動。將碳水分散到三餐,每餐吃少量、吃對量,能讓胰島素分泌更穩定,不會因一次大量進食而造成身體負擔。
3️⃣ 運動:最划算的降血糖工具
運動也是改善血糖最划算且最能靠自己做到的方法。只要活動肌肉,細胞就會更願意吸收葡萄糖,彷彿主動開門讓糖進來。
每週安排幾次快走、慢跑、騎腳踏車或游泳等有氧活動,再搭配一些簡單的重量訓練或徒手練習,肌肉量增加後,身體儲存與利用糖的能力會更好,血糖也更容易維持在理想範圍。
4️⃣ 睡眠與壓力:很多人忽略的血糖黑手
睡眠與壓力則是很多人忽略的血糖黑手。熬夜或睡不好,會讓皮質醇上升,進而推高血糖;長期處在高壓狀態、經常加班或情緒緊繃,也都會讓胰島素變得不好用。
改善方式其實不難,固定睡眠時間、減少睡前滑手機,並在日常中加入深呼吸、伸展、冥想或散步等放鬆方式,都能讓血糖更穩定。
5️⃣ 把「穩定血糖」當成生活節奏,而不是短期減肥計畫
讓「穩定血糖」當成一種生活習慣,而不是三天兩頭就放棄的短期挑戰。慢慢學會聰明吃飯、固定活動身體、睡得更好、讓情緒與壓力有出口,身體的代謝節奏就會重新被調回來。當習慣到位,血糖自然會跟著改善,也能真正從根本提升健康。
營養素輔助:苦瓜胜肽、鉻與其他穩糖好幫手
當飲食、運動、作息都開始穩定之後,如果想再多一點幫忙,可以評估是否搭配一些有科學研究支持的營養素。
苦瓜胜肽
來自苦瓜的小分子活性蛋白,結構類似胰島素,能協助把葡萄糖帶進細胞,有助穩定血糖與改善餐後昏沉。
鉻(Chromium)
提升胰島素與受器結合效率的微量礦物質,能幫助細胞更快吸收葡萄糖,並減少對甜食的渴望。
α-硫辛酸(ALA)
強效抗氧化營養素,可降低胰島素阻抗、維持神經健康,常用於支持血糖與代謝平衡。
鎂(Magnesium)
參與胰島素作用與葡萄糖代謝的關鍵礦物質,能讓細胞更有效利用糖分,是穩定血糖的重要基礎營養。
維生素 B 群
負責把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,能減少因血糖不穩造成的疲倦感,並支持整體代謝功能。

常見問題
Q1:血糖偏高,是不是就等於得了糖尿病?
不一定。很多人是「糖尿病前期」或只是血糖暫時偏高,例如熬夜、壓力大、剛吃完一大餐都可能讓血糖上升。但重點是:只要檢查報告已經偏高,就不適合放著不管,建議配合醫師追蹤、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,避免真的走向糖尿病。
Q2:血糖太高,我第一步要先改什麼?
最簡單、立刻可以做的是兩件事:先從碳水下手:白飯、麵、甜點減量,「飯量減一點、蔬菜加一點、蛋白質補足」。
接著是身體動起來:每天多走路、爬樓梯,每週安排幾次快走或簡單重訓,讓身體更好處理吃進來的糖。
Q3:只吃保健食品(苦瓜胜肽、鉻等),就能把血糖降下來嗎?
當然不是喔!保健食品比較像是「助攻」,不是主角。必須在飲食、習慣都有調整後再進行補充,且建議使用前諮詢專業醫師!